按讚取得最新運動知識

羽球|台灣職業羽球選手養成之路

隨著台灣羽球選手逐漸在國際賽事上嶄露頭角,以及現在有幾位選手都能穩定居於世界排名前段班,如:男單周天成(7)、王子維(11);女單:戴資穎(1);男雙:李洋/李哲輝(7)、陳宏麟/王齊麟(9)、盧敬堯/楊博涵(11)、廖敏竣/蘇敬恆(20);女雙:許雅晴/吳玓蓉(22);混雙:王齊麟/李佳馨,台灣在世界羽壇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再加上網路媒體的發達,台灣選手在世界比賽獲勝奪牌的訊息都能在第一時間放送到全國,羽球運動在台灣的討論及參與熱度是越來越高,但你知道台灣的羽球選手是如何訓練出來的嗎? 他們在成長的路上到底經歷了哪些才能有現在的成就?

 

初觸羽球

大部分的羽球選手都會在國小階段開始學習羽球,也會有少部分的人是因為家長本身就有從事羽球運動,便會讓小朋友在幼稚園階段就先接觸羽球,但實際上能夠接受密集的專業訓練還是會在國小階段。而會在國小階段進行訓練的學生可能是剛好就讀於有羽球基層培訓的學校,在校隊教練進行招生時加入校隊訓練,或是家長有意讓小孩學習這項運動,將小孩送至有羽球校隊的學校就讀。

 

青少年培訓

國小畢業是一個重要階段,能夠在國中青少年時期繼續職業訓練的人數可能剩下不到一半,即使是國小階段就出類拔萃的小選手也不例外,有些可能是生涯規劃、沒有鄰近的羽球訓練站或是家人不支持等原因。

國小->國中續戰比例: 50%

 

這時期相較於國小時有著更沉重的競技壓力,沒有能夠在競技成績上出類拔萃的選手,不論在校內或是校外都會有很深的挫折感或自卑感,以及選手很可能因學校離家較遠,必須年紀輕輕就外出住校學習團體生活,種種原因當然就會有不少人會在國中時期放棄繼續訓練,回到一般學生的生活。

國中續戰比例: 70%

 

 

若能在國中時期順利完成三年的訓練,大多數的選手都會選擇高中時期繼續訓練,能留到這個階段的人數已經不多,因外在因素放棄羽球領域的人大多早已經回到一般學生生活,國中畢業後再進入高中有職業羽球培訓學校的人數相差不會太大。

國中->高中續戰比例: 80%

 

成為職業選手

高中畢業後準備進入大學,這是最大比例脫離職業競技羽球的階段,青少年時期競技成績不佳的選手,即便想要繼續訓練,也難有球團願意提供資源,羽球的耗材相當多,並非學生半工半讀能夠負擔得起,或是未能進入有招收競技選手的大學就讀,在沒有訓練對象或足夠資源的困境下,願意繼續挑戰的人少之又少;而青少年時期競技成績優異的選手,即便有球團或學校祭出不錯的條件,大多仍會考量到退役後的就業問題,也會放棄繼續將羽球運動員視為未來職業。

現實中的考量,大部分的羽球選手會在這個時期轉換跑道,有些人會到一般大學學習新的專業知識,或是有些人會以教職作為目標就讀可修習教育學程體育系學校等,只有相當少數的人加入球團,繼續走向競技羽球之路。

高中->大學續戰比例: 10%

 

職業生涯

最終走向職業競技的人少之又少,而這些人也是應屆選手中的佼佼者,來到這個階段相當不容易,除了要有家人的支持,自己也不能有嚴重的運動傷害,有些運動員受傷是直接斷送整個生涯的。既然進入了職業競技,那最重要的勢必就是競技成績,國內排名賽已是基本要求,必須要能在世界級賽事獲取成績才會有關注、球團的支持、廠商的贊助以及最重要的就是榮耀。

有太多的選手未能在賽場上發光發熱即黯然退役,幾年之內未能有比賽成績可能就要被迫退役,球團解除合約或是現實考量等,實際上能夠因為自身屆於退役年齡而退役的選手相當少。

站上世界超級賽舞台 < 3%

 

 

選手之路相當辛苦,很多人從國小階段開始就沒有所謂的周休二日,只有不間斷的練習,寒暑假、國定假日更是不用妄想,有的只是更多更累的訓練,能夠出現在世界羽球超級賽場上,電視轉播螢光幕前的羽球選手都是台灣羽球界菁英中的菁英,若是您有機會觀賞到台灣選手比賽,請別吝於加油打氣,即便輸球也給予支持與鼓勵,每一位頂尖選手都是國家重要的資產,國民的榮耀

備註: 本篇文章描述的是台灣大多數羽球選手的養成,並非通指所有選手,也會有些選手的經歷較為特別。

Facebook留言